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专题专栏 > 乡村振兴

【脱贫攻坚】“80后”种植户王冠峰:返乡创业正当时

作者:   来源:乌海日报  
发布时间:2020-07-22  

分享到:


     7月6日,记者驱车来到距离市区十几公里的乌达区绿色生态林业产业园,气派的大门、顺畅通达的道路、茂盛整齐的绿树,被掩映在绿色之中温室大棚里时不时传出阵阵欢笑声。据了解,产业园按照“政府主导、企业主体、农户参与、市场运作”的发展思路,为入驻的企业提供优质的管理和服务,通过村企利益联结和就业创业优惠政策,鼓励和引导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农区居民、大学生、科技人员等来产业园就业创业。


  如今产业园里有340栋温室,种植了葡萄、西瓜、西红柿等20多种果蔬。如今正值采摘季,周边居民经常会在闲暇时间带着家人来体验采摘的乐趣,这儿成了大家亲近自然的首选之地。


  好地方、好政策自然能吸引了不少愿意创业的年轻人。今年4月,乌达区绿色生态林业产业园就入驻了一家新企业——市果紫农业生态有限责任公司,负责人王冠峰是土生土长的乌海人,他从小生活在乌达农场,十几岁就跟着父母在地里干农活,“80后”的他有着近30年的种植经验。


  记者见到王冠峰时,他正穿梭在各个大棚里采摘西瓜、打包搬运,忙得不亦乐乎。


  王冠峰热情招呼记者到大棚里,他摘下一颗西瓜说:“来,尝尝我家的西瓜,保证你吃完不想吃别家的。”


  说起种植成果,王冠峰侃侃而谈,他说:“我今年种的大部分西瓜和葡萄是试验品种,西瓜水分大、口感好,已经卖得差不多了,有5万多元的收益。葡萄虽然4月才种进去,但按现在的长势,明年5月就能挂果。”


  王冠峰说,他对土地有一种浓厚的情感,把种子播种在土里,看着它们生根发芽、开花结果,有一种别样的成就感。这种感觉也催熟了王冠峰的种植创业梦。为了学习种植技术,他中专时选择了农业技术推广专业,2000年毕业后就开始种植葡萄,他利用家里的大田种植了13亩露地葡萄,因为王冠峰种植的葡萄口感好、果肉甜,每年7月底上市时,很快就能卖完。


  王冠峰种了10年的葡萄,这10年间他一直钻研、学习新技术。2010年,家里房子拆迁后,他去了阿拉善盟发展,并买了350亩地发展家庭农场,种植葵花、玉米等作物,一年下来有十多万的收入。


  如今,我市葡萄产业已经初步形成区域化布局、规模化生产、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格局,看着家乡发展得越来越好,几番思虑后,王冠峰选择回来继续种植葡萄。


  今年3月,王冠峰注册了市果紫农业生态有限责任公司,入驻乌达区绿色生态林业产业园,租赁了36栋温室和500亩大田。


  “返乡创业刚起步,一切都在摸索阶段,但今年有消费扶贫项目支持,我与美泽集体经济发展公司签订了协议,售卖不成问题,现在园区里来采摘的游客也不少,相信我家果蔬的品质也会帮我打开销路。”王冠峰说。


  自己富不算富,大伙都富了才幸福。入驻后,王冠峰雇了当地20多名居民来打工,其中12名脱贫户还可以入股,年底又能增加一部分收入。


  脱贫户赵贵峰在大棚里工作已有几个月时间,负责清理杂草、采摘等工作,由于之前也有种植经验,这份工作干起来得心应手。赵贵峰说:“每个月近3000元工资,活不多,离家近,到了年底还能分红,而且为了让我们掌握更多的种植技术,王冠峰从挑选品种到日常管理都主动给我们传授经验和技术。”


  说起下一步的打算,王冠峰告诉记者,他一直有个开办农业庄园的梦想,下一步要扩大产业规模,建设集观光、休闲、体验为一体的生态农业,促进农旅融合,让更多热爱乡村生活的人爱上这里,也带领着更多的乡亲致富。


 “都说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,作为‘80后’的我,感觉像是跑进了小康生活,所以我也信心十足,能带领更多人把生活变得更美好。”王冠峰说。

中共乌海市委组织部版权所有
电话:0473-2999829
蒙ICP备11001578号-2 蒙公网安备 15030202000164号

地址: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
邮编:016000 
email:djzx9829@126.com

技术支持:鄂尔多斯海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