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党员e家 > 基层动态

社区党组织:防控举措各显千秋

作者:   来源:乌海日报  
发布时间:2020-03-03  

分享到:


长青社区党委:临时党支部筑牢战斗堡垒

 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,长青社区党委在各小区设立防疫临时党支部,带领包联单位、物业、志愿者、保安、业主等群体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,构筑起一道道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。


  在银海花园临时党支部,55岁的党员高峰,利用值守以外的深夜时间,精心制作了四套疫情防控信息系统,在职党员志愿者疫情防控值班任务认领系统、外地返回乌海人员登记系统、考勤值守系统……每一项都非常认真细致。例如考勤系统,值守党员和志愿者只能在系统指定的开放时间扫码签到、签退,其余时间显示“未开放”,一定程度了约束了党员和志愿者的签到行为。临时党支部每名党员手机上都关注的“外地返回乌海人员登记系统”则更加细致精准、一目了然,系统详细登记了外地返乌人员的身份证号码、归来日期、居住地址、拟解除隔离日期,甚至还有人员的承诺书影印件和归来时在小区门口留存的照片。


  华隆小区是一个老旧无物业小区。疫情来临,小区临时党支部党员高飞等人先修好了小区大门、挡车杆等设施,又设立两道门禁,在第二道门禁处铺设消毒毯,确保居民出入安全。在方圆A区,企业党员王勇主动承担起了临时党支部书记的重担,按时值守之外,一天数十次为社区群众送菜送药,诠释了一名党员的初心。 “场地是临时的,人员是临时抽调的,支部也是临时成立的,但是我们防控工作的决心和信心绝不是临时的。”蒙西B区临时党支部党员张益铭说,党员虽然已陆续复工上班,但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,一定会继续出力,把组织的战斗堡垒筑在了战“疫”最前沿。


东山北社区党委:智慧党建+科技防疫

 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打响后,下辖8个社区的海北街道党工委,突破技术屏障,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疫情防控方法,通过安装电子“封条”、增设“疫情防控”平台等,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优势,实现疫情防控的智慧监管。


  党工委在智慧党建平台“最美海北”APP“空中课堂”版块的基础上,再延伸出“疫情防控”平台,并率先在东山北社区试运行。通过手机扫码进入,疫区经历人员“足不出户”即可填写完成姓名、联系方式、返乡日期及地点、乘坐的交通工具、是否到过湖北、现在所在位置、是否有相关症状等详细的个人信息。“电子封条”采用物联网技术的红外线电子触碰报警系统,从重点疫区省市返回的居家隔离人员,一旦打开房门想要外出,“封条”的动静传感器就会触发,社区工作人员即刻就能收到详尽的信息提示。


  有了科技助力,有效解决了工作人员“入户接触多,感染风险大;监控对象多,社区人手短缺”这一难题,社区一线工作人员肩上的重担明显减轻。


安居佳苑社区党委:积极发动志愿者力量

  疫情发生以来,乌达区安居佳苑社区积极动员在职党员、社区党员和物业管理人员布好第一道防线,在四个住宅小区门口都设置了监测点,誓把疫情拒之门外。在此过程中,不少普通居民主动到社区报到参加志愿防疫工作,其中,有多名在校大学生,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一线的排查、宣传、消杀、登记建档工作中,听从社区调度,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,在战“疫”面前践行着无畏无私的志愿者精神。


  20岁的赵洁是贵州师范大学的在读学生,2月3日,她听说社区正在招募志愿者,立即就到社区报到,被分配到安居A区排查进出人员和车辆。起初,父母不太同意她出来参加防疫工作,毕竟待在家里更安全。但赵洁说服了父母:“我已经是成年人了,为家乡出一份力,是我们年轻人应尽的责任。”


  1999年出生的高雪松和高雪涛是社区的双胞胎姐妹花。姐妹俩平时就经常参加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,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,姐妹二人立刻报了名,妹妹在团市委当志愿者、姐姐在社区服务,得到了父母的全力支持。“疫情当前,没有人能置身事外。我们要和孩子一起参加这场战役,和大家共渡难关。”姐妹俩的父亲说。


新海社区党委:党员是社区防疫尖兵

  截至2月21日,海区新海社区有隔离户281户678人,其中重点户22户51人。春节以来,为了做好这部分人员的登记排查和服务工作,社区党委积极动员辖区党员,由党员带领志愿者组成防疫尖兵,在社区防疫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。


  社区成立了返乡人员群,群里不仅仅要求居家隔离居民按时报告体温,同时有党员工作者来具体承担每一个居民的诉求。送菜、送药、买生活用品甚至取快递,居民只要在群里发布需求,党员就会第一时间回应。社区有一名17岁的少年,父亲陪母亲在北京看病,家里只留下他一人。社区党委书记李娜不放心他,每天都会派人前去照应,了解他的生活起居,送上食物和生活用品。“孩子在家挺无助,每次上门都能看到他笑得很开心,这于我们已经足够。”李娜说。


  桌子山东街三街坊平房区第一临时党支部党员雷红霞,和丈夫都奋战在社区疫情防控一线,分别担任两个临时党支部的书记。每天大部分时间,二人都在岗上值守,偶尔回家匆匆见面,聊的也都是如何防疫、如何让居民更满意这些事儿。她说:“我所守卫的不仅是一个进进出出的通道,更是人民群众的生命线,我为自己是值守人而骄傲。”


  在职党员和社区党员的无私奉献也感染着普通的居民党员。2月16日,铸锻转角楼商铺一名从河南回来的居民,主动向社区报告并进行了自我隔离。他居住的商铺内置简陋,卫生间已不能使用。他告诉社区工作者:“我是一名党员,知道疫情的严重性,会好好配合隔离。你们很忙,我尽量少吃一点,这样外出去卫生间的次数就少一些,一定不给你们多添麻烦。”


海馨社区党委:“四长”网格有效防疫

  林荫街道海馨社区党委辖7个小区、2片平房区。依托社区原有管理体系,社区在每个区域划分成若干个网格,在每个网格区域内配置有党支部、物业公司、小区居民等服务团队,实时采集网格内居民家庭的情况,实现对网格内居民的全覆盖、全方位、全过程动态管理和服务。


  按照网格化管理模式,社区党委组建了“网格长—小区片长—楼栋长—单元长”的“四长”网格治理体系。网格长由社区管片主任担任,小区片长由党支部书记和物业公司担任,楼栋长和单元长由辖区有责任心、热心为居民服务、有群众基础的居民和党员担任。根据疫情防控需求,由网格长统一调度,发动居民党员、左邻右舍参与小区值守。每个单元或楼栋至少出一名居民志愿者,定人定岗,每班5岗,每天四到五个班,每个班选定1个小组长,做好“看好门”“测好温”“守好重点户”三项工作。“四长”同时要当好疫情防控的宣传员、信息员、监督员、服务员,利用电子触碰报警系统和闭门器,做好“人防+技防”,为居民提供免费代买生活用品等服务。


祥苑社区党总支:“红橙蓝绿”分级管控

  1月24日以来,西卓子山街道祥苑社区全员出动,联合街道、派出所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,全面摸排湖北入乌海及外来人员信息,各网格地毯式电话排查,必要时入户排查,同时充分发动党员志愿者、楼栋组长和居民群众提供信息。


  在摸排过程中,党总支建立重点人员防控台账,按“红橙蓝绿”颜色实施分级管理,区别武汉返乡与其他地区返乡等不同情况,有针对性地加强管控。红色,为湖北返乡上学及探亲人员,社区联合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一起,对已经自行在家隔离的8名对象上门测量体温,并定期送去蔬菜及生活用品,现全部在正常范围内;橙色,为湖北外其他省市返回人员,社区人员进行登记造册,核实情况,同时宣传疫情防控自行居家隔离,每天上报体温情况;蓝色,为区内其他盟市流动人员,在关卡能劝返的尽量让其返回,不能返回的告知注意事项;绿色,为本地居民,社区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宣传预防措施,对于沿街个体户,人员聚集的活动场所逐户上门,要求他们配合工作,暂时关门停业。从防控部署到落实措施,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,守护一方平安。

中共乌海市委组织部版权所有
电话:0473-2991634
蒙ICP备11001578号-2 蒙公网安备 15030202000164号

地址: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
邮编:016000 
email:djzx9829@126.com

技术支持:鄂尔多斯海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